当前位置: 首页>>中国村>>实验成果>>正文
“诗人进校园”:纪洪平——当代诗歌面面观
2020-09-15 09:53  

10月19日下午13:00,由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、青枫诗社主办,长春作家协会、吉林省新诗学会协办的华外首届“诗人进校园”活动——诗人纪洪平“当代诗歌面面观”主题讲座,在我校地球村中国馆如期举行。我校文学院郑春明副教授、长春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翟丽娟及在校生近1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。

纪洪平(笔名天抒),先后在《作家》、《中国青年报》、《诗刊》、《词刊》、《山花》、《文艺报》、《儿童文学》、《少年文艺》、《青年文学》等报刊发表作品;获得诗刊举办的全国大赛奖,及吉林省政府奖、长春市政府奖和各类全国性质赛事的奖项百余项;著有诗集《唐槭树》《云的衣裳》;现为《春风文艺》杂志社副主编、吉林省新诗学会副会长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

讲座从诗歌的基本特征开始,诗人纪洪平指出诗歌具有言志抒情的文学功用,注重于瞬间情谊的生发与表达;诗歌无关于意识形态,应该以适当的形式,表达动人的悲悯情怀;诗歌的标准就是没有唯一标准;要有一种发现的意识,要有一份知识分子的勇气,去积极的表现社会的问题以及时代的真实;掌握与权衡好作为诗人的“度”,从容不迫,保持自我,避免被“同质化”,坚决抵制“垃圾诗”;在诗歌的江湖中,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提升内在视野等等。

整个讲座从历史到哲学到文学,从朦胧诗舒婷到当代诗人余秀华,进行不断地视角转换与时空穿梭,时而抒情诵读,时而沉默严肃,在轻松幽默的语言氛围里,在场的所有观众,饱餐了一顿“诗歌的盛宴”,掌声连连不断。

诗人纪洪平寄语年轻的校园诗歌写作者,要多多关注诗歌领域的八大刊(《诗刊》、《星星》、《诗歌月刊》、《诗选刊》、《扬子江》、《诗林》、《诗潮》、《绿风》);积极地进行写作以及投稿;不以功利为目的进行写作,诗歌是最接近上帝的,诗歌关乎灵魂;诗歌永远不是循规蹈矩的,要在诗歌中进行不断地突破与叛逆;消沉的机会纵有千种万种,唯有“心中不甘”,保持独立,才是通往高贵之途。

青枫诗社社长刘天雯表示“年轻的华外需要诗歌,需要诗人,需要勇于前行的思索者,此次诗人进校园活动,对于我校的诗歌写作者、文学爱好者会产生深刻的影响,对于诗社的发展具有标志性的意义”。

吉林外国语大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