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6日,应秦和校长邀请,中国外交部翻译室前主任、中国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前大使、联合国大会和会议管理部文件司中文处前处长徐亚男,做客吉林外国语大学品牌文化活动——“大使讲坛”,为千余名师生作了《时政翻译与国际传播》的专题报告。
“大使讲坛”是学校“国际化教育提升计划”的重要举措和品牌文化活动,通过邀请国际组织官员、外交官走进校园,为师生搭建高端交流平台,助力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复合型人才。
报告中,徐亚男大使从时政翻译的“准确性、时效性、权威性”三大原则出发,深入剖析了国际传播中的语言策略与文化考量。她强调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,更是国家话语权的构建;以联合国中文处工作经历为引,讲述推动中文成为联合国官方语言的艰辛历程。她寄语青年学子,“翻译是桥梁,更是责任,要胸怀'国之大者’,以语言为刃,为国际传播贡献力量。”
报告会结束后,徐亚男大使参观了学校图书馆、世界多元文化教育中心——地球村和国际交流中心,对地球村营造的国际化语言文化学习环境,以及“一村一语种”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表示极大赞赏,对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高校展开教育交流与合作,全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、复合型、外向型人才,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。
徐亚男大使还以“翻译官的‘十八般武艺’”为题,与国际传媒学院和高级翻译学院的师生代表们进行了座谈交流,深入阐释了翻译工作者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。
此次“大使讲坛”活动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。大家纷纷表示,徐亚男大使以“严谨治学、甘于奉献、胸怀天下”的精神,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,我们要珍惜学校的国际化教育资源,打牢专业基础,开拓国际视野,不断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,始终坚定“学好外国语,做好中国人,讲好中国故事”的目标理想,为推进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与对外交流贡献青春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