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中心概况  中心动态  实验教学  实践活动  教研科研  交流合作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中心动态>>新闻动态>>正文

 
邢海明大使走进吉林外国语大学并与师生座谈交流
2025-09-17 14:10  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、东方语学院

9月16日上午,中国前驻蒙古国、大韩民国特命全权大使邢海明走进吉林外国语大学, 围绕“学好外国语、做好中国人、讲好中国故事”这一主题,在世界多元文化教育中心——地球村韩语村与师生代表展开座谈交流。活动由东方语学院院长肖传国主持。

邢海明,中国著名外交官,法学名誉博士,曾任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,驻蒙古国特命全权大使,驻大韩民国特命全权大使等职,曾参与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有关工作。长期从事对亚洲国家外交工作,深度参与东亚区域合作与危机管理,是中韩建交后首批参与中国驻韩使馆开馆的工作人员;在蒙古国、韩国等多家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,系统阐释中方有关政策和原则立场,为中蒙、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作出贡献。在任期间推动多项经贸、人文领域双边合作项目落地,是中国与有关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见证者、亲历者和贡献者。


邢海明大使参观地球村  

“讲好中国故事”的时代要求  

邢海明大使是中韩建交的重要亲历者,在四十余年的外交生涯中,他始终以“忠诚、担当、纪律”为准则,推动中外经贸人文合作与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等历史性工作。他表示,高度认同“学好外国语、做好中国人、讲好中国故事”的育人理念,认为“吉外地球村”不仅是语言实践的创新平台,更彰显了“与世界和睦相处、向人类文明互鉴”的开放办学胸怀。

座谈中,邢海明大使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,以“外交是没有硝烟的战场,外交官是身着西装的战士”为喻,鼓励师生将外语优势与家国使命相结合。他指出,“语言是沟通的桥梁,更是文化传播的载体。吉外地球村的实践育人模式,让学生在沉浸式环境中感受多元文化,这恰恰呼应了‘讲好中国故事’的时代要求,既要用外国语言准确传递中国声音,更要以中国立场阐释人类共同价值。 


邢海明大使以“学好外国语、做好中国人、讲好中国故事”为题开展座谈交流  

外语学习者的使命担当  

邢海明大使围绕“外语人才如何服务国家外交大局”“地球村实践与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”等议题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交流。他结合驻韩工作经历,讲述了“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”等感人故事,强调“每一位外语学习者都可能成为国家形象的‘民间外交官’,既要精通语言工具,更要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。”

邢海明大使指出,“做好中国人”是外语学习的根本前提。“脱离了家国情怀的外语,只是无源之水。希望同学们在‘地球村’的多元文化浸润中,始终牢记中国立场,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故事。”

一堂生动的“外交实践思政课”  

此次活动不仅让师生近距离感受了外交工作的使命荣光,更以“大国外交”的视角深化了对学校育人理念的理解,为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注入了新动力。

同学们表示,通过这堂生动的“外交实践思政课”,更深刻地认识到,作为外语学习者,“学好外国语”是能力基础,“做好中国人”是精神内核,“讲好中国故事”是时代使命。要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,充分利用“地球村”等优质教学资源,努力成为“懂语言、通国情、有担当”的复合型外语人才,为服务国家对外开放与民族复兴贡献力量。


初审:邹超男

复审:王瑜

终审:张景成


友情链接 吉外首页 教务处 科研处 学生处 图书馆 信息技术中心